全球工程機械市場分析
建筑機械
全球工程機械市場包括零部件在內總市值約為1200億美元。目前中國市場在全球市場總值中占100 億〜120 億美元,正如英國工程機械咨詢有限公司David Philips所報道的,中國制造商具有很大的出口潛力。
2000-2004 年初,這一時期對 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è)相當關鍵: 中國政府發(fā)放債券用于基礎設 施開發(fā),承包商購買新設備的融資門檻降低,這一時期國內工程機械市場大幅增長。2000年市場 有各種機型約4.7萬臺,到2003年需求量增加到15.5萬臺。
這一時期是中國制造商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因而制造商們樂于提高產能并能達到產銷兩旺。之 后,市場于2004 年第1季度第一次減速增長,原因是政府針對經(jīng) 濟增長過快采取了緊急剎車并且 縮減了大部分的融資渠道。突然 之間制造商面臨著一系列問題: 產 能過大( 可能是實際需求量的兩 倍),原材料成本增加和競爭加劇 引起了盈利率下降,因用戶破產以至呆賬比例堪憂。
能緩解上述問題的方法有很多: 裁員、進一步減少管 理費用、擴大經(jīng)營、進入非傳統(tǒng)產品市場以及經(jīng)營租賃和服務行業(yè)。其中一些方法相對容易實施,另一些相對難度較大,需要大規(guī)模投資。
然而,長期看來,中國制 造商必須重視這樣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如果要在未來生存下去,他們必須改善以前不景氣的出口業(yè)績,獲得大額出口收入。目前出口收入不多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國國 內市場出現(xiàn)大量商機,而且中國制造 的設備質量還不足以銷往海外?,F(xiàn)在情況發(fā)生了根本變化:擁有大量過剩產能,且越來越多的原始設備制造商 已有足夠的技術能力滲入主要的成熟市場。
直到最近,中國制造商還僅限于一 些利潤較小的目標市場,諸如埃塞俄比亞、蘇丹、伊朗、伊拉克和部分東南亞 市場。這些市場規(guī)模小,決策過程完全 取決于價格,利潤空間有限。隨著中國 制造商逐漸發(fā)展和成熟,考慮進入規(guī)模 更大、利潤更豐厚市場勢在必行,尤其 是北美洲和歐洲市場。
北美洲和歐洲市場規(guī)模大,能掙 到更豐厚的利潤。一般而言,中國產品 比國際同類產品便宜70%。配備了具 備出口質量的零部件后,如發(fā)動機、 軸、變速箱和液壓部件,同國際產品之間的差距大幅縮小,但中國頂級產品 仍比國際競爭對手便宜30%〜40%。 因此在價格上有明顯的競爭優(yōu)勢。
中國工程機械業(yè)的出口量僅占其總產出的2%,目前這2%中只有一小部分找到途徑銷往“成熟”市場。如 果中國制造商要成為全球工業(yè)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必須大幅提升其業(yè)績。若要實現(xiàn)自己的出口潛能,并想在有利可圖的出口市場中獲得收益,至少應把出口目標定為產能的25%。
然而,對于出口首先必須認識到一些經(jīng)驗教訓,并且要盡快認識到。對于下列關鍵問題,制造商必須自省:
(1) 在產品種類、質量、定價、分銷和用戶支持方面什么是我們最大的優(yōu)勢和劣勢?
(2) 我們的產品是否達到市場法規(guī)和技術要求?
(3) 不僅在數(shù)量上,而且在長期的盈利率方面,哪個地區(qū)的市場能提供給我們最大的商機?
(4) 我們應采取哪些途徑進入市場?通過全資控股經(jīng)銷商、獨立代理商或同大型原始設備制造商簽訂貼牌協(xié) 議,再通過其國際經(jīng)銷商網(wǎng)絡銷售產品?
最重要的是,中國制造商在進入目 標市場前必須做市場調查,過去他們都忽略了這一項。若未做調查就進入市場將會犯下大錯,并且將很難從損失中恢復過來。一定要進行市場調查,并且不要進入太多市場而把攤子鋪得太大。
關鍵是了解全球市場的實際需求結構。對從2000 年以來市場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有所了解,認識到需求的地域結構,完全掌握全球差異的含義: 每一個地區(qū)市場在機型和用戶要 求方面都有很大差異,因此針對每一個市場必須采取不同的方法。
出口商應感欣慰的是全球工程機 械市場(各種機型,包括零部件)市值可能在1200 億美元左右; 其中,中國 占據(jù)了100億〜120億美元,因此出口 市場的規(guī)模的確非??捎^。
就數(shù)量而言,2000年全球市場大約有各種機型60.4萬臺。如圖1所示,中國占該總量的8%,相當于4.6萬臺。 到2005年世界市場規(guī)模擴張了15%以 上(主要由于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 達到70.5 萬多臺,其中中國占22%。 結果,目前中國制造商的出口潛能大 約為各種機型55 萬臺。然而,由于核 心產品(挖掘裝載機、滑移轉向裝載機 和伸縮臂式叉裝機并不是中國廠商的強項)不同,這其中大部分潛在出口業(yè) 務不在中國制造商的掌控之中。因此 有必要按機型對全球銷售情況進行進 一步分析。
圖3為2005年全球銷量(不包括中 國)分布圖,顯示出完全不同于中國地 區(qū)的市場構成,中國市場中的主導產 品是輪式裝載機、壓實設備、移動式 起重機和履帶式挖掘機。與之相反,出口市場以小型挖掘機(21%)、滑移轉 向裝載機( 1 7 % ) 、履帶式挖掘機 (14%)、挖掘裝載機(10%)和輪式裝 載機(9%)為主,國際市場產品組合同中國的工業(yè)優(yōu)勢完全不匹配。
然而,英國工程機械咨詢有限公司相信,中國制造商在某些產品領域擁有較大的出口機會,按地域分布可歸納如下:
表1 突顯了適合中國制造商的最 佳商機和最具優(yōu)勢的產品。很明顯,首先應考慮的是北美洲和歐洲市場(日本 市場將很難在中短期內滲入),而最有吸引力的產品市場依次是履帶式和小型挖掘機、輪式裝載機、平地機和壓 實設備。 然而在未采取任何行動前,若想 實現(xiàn)最大的出口潛能,必須進行嚴格的市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