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深水油氣勘探關鍵技術取得了突破
新華網(wǎng)2005年12月24日報道 我國“十五”863計劃之一的“深水油氣地球物理勘探技術”近日通過專家組驗收,其主要成果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標志著我國海洋油氣勘探技術取得歷史性突破,我國海洋油氣開發(fā)有望從現(xiàn)在的陸架淺水區(qū)時代大步邁向深水區(qū)時代。 近10年來,全球海洋石油勘探領域已從水深300米的淺海區(qū)擴展到3000米的深海區(qū),國外權威機構預測,未來世界油氣總儲量的44%將來自海洋的深水區(qū)。因受勘探技術的制約,我國海洋油氣勘探活動主要在陸架淺水區(qū)。為此,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即863計劃)在“十五”期間批準設立“深水油氣地球物理勘探技術”課題,以開發(fā)研究和完善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深水中深層油氣地震勘探技術。研究人員針對我國深水油氣資源勘探面臨的關鍵性技術難題,歷經(jīng)5年技術攻關,終于獲得突破性進展。 驗收專家組評價認為,該課題在集成長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采集技術、研制高頻數(shù)字海底地震儀等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將為我國開展海域深水區(qū)油氣勘探、海洋深部地殼探測與研究提供了高新技術的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