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輔助工藝管理的研究及應用
1 計算機輔助工藝管理總體方案
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企業(yè)的工藝管理具體做法是:先建立一套完整的高質量管理模塊(見圖1),再將所有的數據處理任務(如工藝設計、工藝文件的審定和管理、工裝設計等)包括在內,通過局域網實現計算機集成化系統(tǒng),系統(tǒng)結構如圖2所示。
2 工藝設計
工藝規(guī)程的編制是工藝準備中一項非常重要和復雜的工作。傳統(tǒng)的手工設計模式的質量完全取決于工藝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工作經驗,沒有統(tǒng)一的設計標準,不同的人制定相同或相似零件的工藝設計方案也會有較大的差異。新零件工藝設計時,即使采用過去相似零件的工藝方案,也必須重新設計并無多大變動的“新”工藝。工藝人員長期從事著不必要的重復勞動,工作量大,而且延長了生產準備周期。利用計算機進行工藝設計,就可改變這一現狀。
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的做法是:先應用成組技術,把各種具有相似或相同特征的零件分類編碼,采用統(tǒng)一的解決方案,并利用技術專家、老技術人員的技術和經驗,對工藝進行優(yōu)化設計,實現工藝標準化、規(guī)范化,再利用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儲入計算機中,為以后工藝設計提供樣板模式。
工藝設計期間應盡量向CAPP(計算機輔助工藝規(guī)劃)方式靠攏,以便條件成熟時易于移植到計算機中。在設計 CAPP系統(tǒng)時要考慮到開發(fā)和擴充問題,方便用戶使用和維護,便于系統(tǒng)在生產實際中不斷修正和完善,并在擴充時不至于改動系統(tǒng)的內核。
3 工藝裝備設計
工藝裝備是保證貫徹執(zhí)行工藝規(guī)程,提高和保證產品加工質量的重要手段。工裝設計是工藝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產技術準備中工作量最大,周期最長的階段。傳統(tǒng)的手工設計模式很難在較短時間內設計出質量穩(wěn)定的工裝,通過計算機才有可能設計出系列化、標準化程度比較高、質量穩(wěn)定的工藝裝備。
3.1 工裝設計模塊
工藝設計中引用成組技術和標準化設計,工裝設計就可以相應地實現一定的相似性和一致性,從而為計算機輔助工裝設計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因此,要把具有相同功能和相似的工藝裝備進行分類優(yōu)化和標準化設計,并利用計算機為各種刀具、量具、夾具、模具及工裝卡片等建立標準圖形和數據模塊(見圖3)。
實現工裝設計模塊,需要建立設計計算模塊和標準圖形模塊。
設計計算模塊的計算流程如圖4所示。采用FoxPro程序設計語言來設計計算一些復雜刀具,如插齒刀、滾齒刀和花鍵拉刀等,計算工作在整個設計過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特別是變位刀具牽涉到變位系數的選擇,手工計算是靠經驗來進行,需要反復校驗,以達到最佳設計效果。而利用計算機進行優(yōu)化計算,只要輸入零件參數、初值及計算精度,幾分鐘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決了因手工計算而帶來的周期長、效率低、準確性差的問題。
圖4 設計計算模塊計算流程
標準圖形模塊的設計流程如圖5所示。
在刀、量具設計中用FoxPro數據庫和AutoCAD相結合開發(fā)一個刀量數據處理系統(tǒng),首先在CAD中建立刀、量具圖形庫和幻燈片圖例庫,然后再將設計過的各種刀具、量具的主要尺寸參數輸入到數據庫系統(tǒng)中,供設計時調用。
例如設計一把鉸刀,先進入CAD,在幻燈片圖例庫中查出結構(前引導或后引導)及刀具代碼。然后進入“刀量系統(tǒng)數據庫”,調出此代碼的刀具數據庫,輸入要設計的主要尺寸參數,查看是否有此尺寸的刀具。如果有,可根據圖號來代用;如果沒有,需要重新設計。從標準圖形庫中調出此種規(guī)格的鉸刀圖形,進行必要的修改,一把新的鉸刀設計即刻完成。
夾具、模具設計中,需要在CAD中建立起常用的典型結構標準圖形模塊。設計新工裝時,只需按工裝的功能進行檢索,找出該工裝的標準模型,再根據工藝規(guī)程的具體要求進行必要的修改、添加或刪除,就能很快地編輯出新工裝的設計圖。這種經系列化和標準化設計的工藝裝備圖,不僅設計質量穩(wěn)定可靠、設計周期短,而且便于組織生產制造。
為便于工裝的管理,對工裝卡片的填寫、工裝的更改和撤消、工裝的統(tǒng)計與報表等可以用FoxPRO語言編程進行計算機管理,管理模塊如圖6所示。使用計算機進行工裝的統(tǒng)計和查詢等日常管理工作,減少了工裝設計人員的勞動強度,使工程技術人員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設計中去。
3.2 工裝CAD應用程序設計
目前國內比較普遍的做法是以AutoCAD作為支撐平臺,開發(fā)一些適合自己設計特點的專業(yè)技術CAD軟件。如工裝CAD系統(tǒng),其中在設計時常用到的緊固件、技術標準、形位公差等繪制采用AutoLISP語言編程;菜單用C語言編程,圖標菜單用對話框控制語言( Dialog-box Control Language縮寫 DCL)設計實現自己功能的彈出式對話框;技術條件及說明內容同時有中英文時,為了文字的等高和圖面的美觀,用AutoLISP語言編程來完成中英文同時輸入;表格采用FoxPro與AutoCAD提供的接口實現數據處理(編輯、修改)。通過工裝CAD系統(tǒng)可以大大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使工裝圖紙規(guī)范化。工裝CAD系統(tǒng)組成如圖7所示。
4 工藝文件管理
工藝文件的管理就是對技術準備資料的管理,這些資料有:零組件分工表、外購外協(xié)分工表、鍛鑄件分工表以及材料定額表等。它不僅是分工的依據,同時也是各部門進行生產前各種技術和生產準備的主要依據。如工藝系統(tǒng)提前做好工藝規(guī)程編制、工裝設計、技術關鍵的工藝試驗工作等,供應部門的材料和外購件的采購工作,外協(xié)部門的外協(xié)零件和鍛鑄件毛坯的定點生產工作等。這些準備工作的質量和周期對整個生產過程及進度起著關鍵作用。為了保證生產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有條不紊,要更新傳統(tǒng)的管理手段,采用計算機管理,提高工藝準備質量、縮短準備周期。
工藝文件管理模塊如圖8所示。在計算機上分別建立起零組件分工表、外購外協(xié)分工目錄、鍛鑄件分工目錄、材料定額表等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例如用計算機管理后,對同系列的零組件分工表可通過數據庫進行成組數據處理,不必再用手抄寫這些大同小異的“新東西”,這樣不僅能大量減少技術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的重復性勞動,又保證了零組件分工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同時還能方便的對不同材料牌號的各種規(guī)格進行分類統(tǒng)計,分析材料牌號中使用頻率高的規(guī)格,從而減少材料規(guī)格檔次,達到既便于材料的管理和采購,又能使材料消耗降到最低的目標。計算機輔助工藝管理還能按照成組技術的原則非常方便地完成工時定額的制訂。
圖8 工藝文件管理模塊
5 結 語
實現生產技術準備和生產管理計算機化是企業(yè)現代化管理發(fā)展的趨勢,從而將使每一個工程技術人員不須走出辦公室,就能通過計算機互通信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工藝人員在產品設計的同時,就能通過計算機調到有關資料,參與到產品設計中去,及時協(xié)調有關問題,并著手其工藝過程設計的準備工作。工裝設計人員在工藝人員的工藝編制過程中,也可通過計算機著手工裝圖紙的設計。這樣能夠做到產品設計、工藝設計、工裝設計三者并行作業(yè),打破了企業(yè)傳統(tǒng)的順序作業(yè)模式,將生產技術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作者單位:貴陽航空液壓件廠,貴州 貴陽 550018
參考文獻
[1] 潘家軺.企業(yè)生產管理[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4,2.
[2] 李建康,楊光薰等.成組技術[M].北京:航空工業(yè)部第三一研究所,1982,11.
[3] 蘇鴻根,劉海濱,楊飛強.怎樣開發(fā)AutoCADR12[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