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給改革的先行者一些鼓勵
據了解,廣州市政府在市財政局網站公布了廣州市114個政府部門預算,據認為這是國內城市第一次在網絡上將政府“賬本”完全“曬”在陽光下。此舉引來巨大反響,由于瀏覽和下載量太大,廣州市財政局的網站一度出現“癱瘓”。多數人對此表示稱贊,也有很多人進一步質疑,這個“賬本”還不夠細,特別是公款招待、公車消費和公費出國等一直受到社會高度關注的“三公”消費情況,在“賬本”中還沒有具體體現。
公眾的這些反應都十分正常。而筆者以為,在目前條件下,給政府信息公開的改革先行者更多鼓勵,遠比求全責備的“高標準”更重要、更迫切。
大家都說,我們國家的改革已經進入到了“深水區(qū)”。所謂“水深”者,除了其他方面很多原因之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改革要繼續(xù)推進,必然要越來越多地觸動一些權力執(zhí)掌者自身的利益,因此改革就格外難,危險性就格外大,而改革的先行者也就需要有格外多的魄力和勇氣。
“改革有風險,但不改革黨就會有危險。”應該說,中央對于深化改革的決心是堅定的,目標是明確的。然而,要扎扎實實把改革事業(yè)推向前進,還需要各地有一批改革的闖將、改革的先行者。他們要敢于先下水,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為改革探索道路和積累經驗?!败姾狭Σ积R,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备母锏搅私裉?,每向前走一步,都會觸動方方面面的利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因而,來自公眾的擁護和支持,對于改革的先行者更是彌足珍貴。
在有些人看來,不改革天下無事,一改革風生浪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其實,公眾最不滿意的是抱著僵死的舊體制不放,最不愿看到的是改革發(fā)展的步子停滯不前。真正有決心的改革者,也一定會做好應對各種困難的準備,其中就包括應對公眾可能的誤解或者苛求。受一點委屈就抱怨、就退縮,不是真正改革者的作為?!奥愤b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真心為百姓利益、社會進步做事的人,一定會得到公眾的理解和支持。
然而必須說,一個社會的改革能否成功,不但取決于執(zhí)政者的決心和魄力,也取決于這個社會公眾的覺悟和素質。如果說改革有風險,一個很大的風險就是公眾對于改革的急于求成和求全責備。任何一個社會都存在不同方面的利益矛盾,這些矛盾不是一天形成的,解決這些矛盾也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要避免給社會帶來較大的沖擊和動蕩,必然要有折中和調和。只要改革舉措有利于實現更合理、更公正、更進步的目標,公眾還是應該多給一些熱情的鼓勵,這也更有助于改革者們奮勇前行。
當然,公眾的鞭策也是必要的。而把公共輿論鞭策的壓力,更多帶給那些改革的遲行者甚至抗拒者,是不是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