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裝農用車“四不像”成為山區(qū)農村的主要勞動力
撫順地貌以低山和丘陵為主,全市200多萬人口,鄉(xiāng)村人口就有77萬。這么多人在農村生活,除了依靠僅有的土地,還得靠山吃山。發(fā)展山區(qū)農村經濟,農用車成了主要勞動力。尤其是一種被當?shù)剞r民改裝的農用運輸車——“四不像”更是普遍受到農民歡迎。
“四不像”:撫順“特色”
撫順屬于長白山余脈遼寧東部山區(qū),撫順地貌是由遼寧屋脊鋼山主峰海拔1347米向西逐漸至李石寨66.3米,只有市區(qū)西部的渾河兩岸是遼河中部斷陷帶形成的海拔在百米以下的少部分平原,自然形成低山、丘陵為主的地貌類型。這里地處季風氣候區(qū),每年寒暑更替,冷暖變化十分明顯,只有春秋兩季適合做農活。當?shù)匕傩崭鶕?jù)這種特殊的地理類型和生產需要,自己研發(fā)拼裝了一種適合在山地使用的變形農用機械車——“四不像”。這種機械車比照其他農用車有很多優(yōu)勢,它不但價格低廉,而且有很強的實用性。
“四不像”的主要配件包括方向盤、底盤、前后橋等大部分都是從報廢車上拆卸下來的,然后再配上大馬力柴油機,裝載量大,有的甚至可以裝上十幾噸的貨物。“四不像”的車身是一體的,行動比較靈活,不像拖拉機那樣笨拙。而且因為“四不像”有前后驅動,同時它可以根據(jù)需要安裝各種馬力的柴油機,所以這種車非常有勁,用起來也非常順手。由于這種車只適合在撫順這樣的地理環(huán)境里使用,于是很多人稱“四不像”是撫順“特色”。
“四不像”:農民離不開的“壯勞力”
在新賓上夾河鎮(zhèn)南溝村,記者看到一位姓陳的村民正在地里將苞米桿兒運到“四不像”上。他說:“在農村,‘四不像’真頂個‘壯勞力’。”他家有30畝地,這么多的地,每年春種秋收全指望這“四不像”出活兒。春天往地里運個化肥、種子、農藥。秋天運個糧食,苞米桿兒什么的。這些農活兒雖然用拖拉機也行,但是,因為 拖拉機 不是一體的,在地里轉彎很費勁,不如“四不像”這么靈活。而且拖拉機上山、下河都不行,所以村里用“四不像”的人比較多。農閑時,他也幫別人拉拉沙子、磚頭、木頭蓋房子,還可以賺點油錢。他的這臺“四不像”馬力小,主要用于做農活,有的人家的“四不像”馬力大,一年除了地里收的,再賺個兩三萬元錢不成問題。
在撫順縣救兵鄉(xiāng),一位農民告訴記者,在農村,就這東西好用,農村的很多自留地都在山坡上,別的農用車上去很費勁,就這“四不像”上個山、趟個水兒的都行。而且不管多么不好走的路,甚至不管有沒有路,它都能走。農民們都用它上山拖木頭,在洪水泛濫的時候,“四不像”還可以幫助陷入困境的車輛脫險。尤其是礦里拉礦石和礦粉都離不開它,再加上“四不像”的價格比其他農用車便宜,所以備受農民青睞。在農村,因為“四不像”的構成比較簡單,所以很多農民自己都會改裝。即使買一輛新車大約也就在七八千元錢。這兩年,政府禁止“四不像”生產和使用,所以想買也不容易了。現(xiàn)在,要倒騰來一臺“四不像”至少也得1萬多元錢。也正因為如此,會開“四不像”的人自己基本上都會修車,這車如果出了什么毛病,自己鼓搗鼓搗就行。
為“特殊產物”制定的“特殊政策”
盡管“四不像”得到了我市三縣農民的普遍認可,而且也很實用,為農民減輕了很多勞動強度,但是由于“四不像”終究是個體拼裝車,其技術、性能等級低,安全系數(shù)也非常低,所以,“四不像”始終沒有一個合法的身份。“四不像”的駕駛員更是地地道道的黑戶。多年以前,三縣的有關部門考慮到山區(qū)的這種實際情況,就參照農用車的有關規(guī)定,為這些農民辦理了在本縣境內使用的土牌照,每年收取一定的費用。
雖然只是土牌照,但這也表示“四不像”的存在已經得到了允許。在新賓還有兩個廠家專門改造這種拼裝車進行銷售。因為這種改裝車實用,而且容易駕駛,所以使用“四不像”的農民也越來越多,在新賓幾乎每10幾戶人家就有一輛“四不像”。多數(shù)農民用“四不像”干農活,也有一部分農民依靠“四不像”搞運輸撈點外快。
“四不像”:隱患重重
“四不像”不在國家允許使用的機動車范圍之內,所以更談不上保險。而且這也意味著“四不像”的駕駛員也不在國家的正規(guī)考核之內。多數(shù)駕駛員未經培訓和考核,不懂技術和交通法規(guī),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和車輛操作知識,依法使用農用車的意識淡薄,不掛牌、不檢審、車況差,作業(yè)安全沒有保障,法律意識非常淡薄,“黑車非駕”現(xiàn)象非常嚴重。再加上“四不像”是非法拼裝車,技術性能很差,一旦行使速度快,就很容易翻車。所以近幾年,由“四不像”引發(fā)的交通事故頻頻出現(xiàn),給農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很大的損失。
“四不像”的事故多,也影響了農村社會穩(wěn)定。有的由“四不像”引發(fā)的事故因該車無牌、無證、無經濟賠償能力而導致事故難以處理。日前,記者從媒體上獲悉,一位村民無證駕駛“四不像”,載12名收棉花婦女,與一解放牌貨車相撞,一名乘車人當即死亡、11人重傷,駕駛員去向不明。死者、傷者家屬求告無門,至今未得到處理。據(jù)了解,目前還有一些由“四不像”引發(fā)的事故,當事人不報案,自己協(xié)調處理,遺留問題很多,給農村社會穩(wěn)定和治安帶來很多問題。
另外,“四不像”的載重量很大,經常超載上國道,給道路造成了損毀。同時,對“四不像”的寬松管理,也給其它農用車管理造成難度。有的農用車駕駛員提出:“四不像”不掛牌、不辦證沒人管,為什么我們的車非要掛牌辦證?根據(jù)這種情況,國家、省、市有關部門都頒布了相關條文,對其進行取締。去年10月份左右,“四不像”在三縣轄區(qū)內的“合法”身份也被取消了。但是,考慮到一下子全部取締,會給農民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所以,有關部門責令,不允許“四不像”上路,否則就地拿下。
農民:誰來代替“四不像”
農民青睞“四不像”,除了它具有實用性之外,最重要的是價格便宜。購買一臺“四不像”不但不用傾囊所出,而且也不用交這費那費的。據(jù)了解,現(xiàn)在購買一臺新的農用三輪車價格近萬元。一年收取的各種費用大約在2000多元,而一臺四輪農用車購買價格和每年繳納的費用還要高一些。大多數(shù)農民購買農用車主要是用于田間作業(yè)和短途運輸,本身不創(chuàng)造很高的價值,目前的收費標準還不能為農民所接受,很多農用車駕駛員反映:農用車一年基本上就是用兩季閑兩季,根本掙不了多少錢,還交什么費。也正因為如此,農民寧可選擇安全性能低的“四不像”。
新賓上夾河鎮(zhèn)的一位農民告訴記者,從安全的角度出發(fā),他們也希望有一種安全性能好、實用性強,而且適合當?shù)氐乩項l件的農用車來取代這種非法拼裝車。但是,如果這種車費用很高的話,他們仍然用不起。現(xiàn)在,縣里不讓用“四不像”了,所以,他用的時候也非常小心,“用一天算一天吧。”
目前國外農用車已向大功率、高效益、舒適和安全等方面發(fā)展,而我國的農用車和國外同類產品的質量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在機電一體化、人機工程和電子檢測等技術上還亟待提高。歐洲的農用車是非道路的運動車,日本的農村使用輕卡,美國使用皮卡,可以說都是適應于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的。對照國內,從近期看,農用車雖然質量過關,但價格也高,并不適合我國農村實際,尤其不適合偏遠山區(qū)農村的實際。因此,對我國農用車企業(yè)而言,應致力于降低成本,提高產品性能和質量,加大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tǒng)產業(yè)的力度,實施低成本與高差異(規(guī)格品種多樣化)的整合戰(zhàn)略,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不斷開拓市場。毋容諱言,農用車相對同噸位的輕卡和微汽,要低一個檔次,但正是這一檔次的差別,才使農用車有了生存空間,又還能在成本差距上達到安全使用要求,這樣它才站住了腳。農用車企業(yè)應該清楚不能脫離這個立足基礎。
我國農村人口占80%以上,地區(qū)之間和城鄉(xiāng)之間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只要城鄉(xiāng)差別存在,就會有區(qū)別于城市、適合于農村的農用車存在。農用車產業(yè)當前的首要任務是不斷調整產品結構,開發(fā)適應“三農”不同階段需求的新產品,培育新的生存空間;同時還要用先進技術改造生產過程、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產品競爭力,以滿足農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