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路面再生——公路建設中的新興產業(yè)
——訪中國工程機械學會路面與壓實機械分會秘書長陳啟宗
若干年前在一次國際道路技術交流會上,一位英國專家在談到本國道路的發(fā)展時曾發(fā)出這
樣的感慨:“英國十幾年形成的龐大公路網(wǎng),卻由于養(yǎng)護的不當,要使我們付出比修建時更大
的代價來恢復它的功能”。
目前我國的公路建設飛速發(fā)展,每年投資規(guī)模已經(jīng)超過2000億元。截止2003年底,一級公
路已達2.99萬公里,二級及以上公路已達27.16萬公里,高速公路約2.97萬公里,其中90%以上
的路面均為瀝青路面。而90年代以后陸續(xù)建成的高速公路已進入大、中修期,按照瀝青的設計
壽命為15—20年計算,今后每年將有12%的瀝青路面需要翻修,舊瀝青廢棄量將達到每年220萬
噸之巨。
以上數(shù)據(jù)清晰地表明,中國高速公路已進入建設與養(yǎng)護并重的時期,瀝青路面再生應該引
起足夠的重視,否則當我們重蹈覆轍,想起英國的教訓之時,就會追悔莫及。值得慶幸的是,
國內現(xiàn)在有一批高瞻遠矚的專家,以其強烈的責任感對瀝青路面再生進行了大量的技術探索和
嘗試,陳啟宗便是其中的一位。
取他人之長,為我所用
陳工首先介紹了國外瀝青路面再生利用的發(fā)展過程。
國外對瀝青路面再生利用研究,最早是從1915年在美國開始的。而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真正
受重視并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研究和應用卻是在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fā)以后。八十年代末,
美國再生瀝青混合料的用量幾乎為全部瀝青混合料的一半,并且在再生劑開發(fā)、再生混合料的
設計、施工工藝和再生設備等方面的研究也日趨深入。瀝青路面的再生利用在美國已是常規(guī)實
踐,目前其重復利用率已高達80%。
西歐國家也十分重視這項技術,聯(lián)邦德國是最早將再生料應用于高速公路的國家之一,
1978年,德國將全部回收的瀝青路面材料都加以利用。芬蘭幾乎所有的城鎮(zhèn)都組織舊路面材料
的收集和儲存工作。法國現(xiàn)在也在高速公路和一些重交通道路的路面修復工程中推廣應用這項
技術。
陳啟宗接著又詳細介紹了中國的研究情況。我國開始研究瀝青混合料再生技術是在20世紀
70年代;1982年,交通部科技局將瀝青路面再生利用作為重點科技項目下達,由同濟大學負責
該課題研究的協(xié)調,山西、湖北、河南、河北等省市參加,對瀝青路面再生技術開展了比較系
統(tǒng)的試驗研究;1985年,建設部曾組織上海、南京、天津、武漢等市政部門和蘇州市公路局、
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等單位進行過專題研究,1991年6月發(fā)布了《熱拌再生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
及驗收規(guī)程(CJJ43--91),指出再生瀝青混合料所用礦料、瀝青的品質及混合料技術要求應符
合不用廢料的普通瀝青混合料的有關規(guī)定。但由于課題的不配套,尤其沒有可供實際施工使用
的瀝青再生設備,CJJ43--91規(guī)程無法推廣使用。
20世紀90年代,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幾乎被擱置。新頒布的《公路瀝青路面養(yǎng)
護技術規(guī)范》(JTJ073.2-2001)論述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條款,仍因技術陳舊、缺乏先進的再生
設備,并沒有跳出CJJ43--91規(guī)程的局限。
進入21世紀,北京、天津、上海、廣東、山東、江蘇、河北等省市都相繼引進了大型的瀝
青路面再生設備。
2001年,華北高速公路公司率先對京津塘高速公路和北京市城市道路實施瀝青再生養(yǎng)護作
業(yè),2002年浦東建設在上海地區(qū)進行了試用;2003年在滬寧高速公路上海段大中修工程采用了
瀝青路面現(xiàn)場熱再生技術,維修后路段的舊料的利用率達到100%;2003年~2004年4月,廣東冠
粵路橋有限公司引進美國ASTEC的再生設備應用于廣佛高速公路14公里路段的大修工程,取得
了非常好的效果。
盡管如此,陳啟宗認為,我國瀝青路面再生技術以及再生機械的研究與應用仍然相當滯
后,采訪過程中他用了“啟蒙階段”來形容目前再生技術的狀況,這種說法并不為過。那么原
因是什么?陳啟宗認為首要的是思想觀念問題,由此引發(fā)的兩種極端的態(tài)鹿一種為保守主義,
國外瀝青再生雖然已經(jīng)普遍使用,但在我國卻是一種新技術,質量是否過關,萬一出了問題,
責任誰來承擔?另一種態(tài)度是不做深入的調查研究,不考慮是否符合我國高速公路路面結構層
破損嚴重的現(xiàn)狀,不考慮工程成本,對國外的某些技術不加分析地大規(guī)模地推廣,只圖再生后
路面的表面感覺良好,而不理會該種技術的再生質量。陳啟宗對此不無感慨地說:什么時候我
們才能把路面再生的利用作為一種自覺的行為!
對癥下藥,才是正確的選擇
由于廣佛高速公路的項目經(jīng)歷,陳工積累了很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他說,應用哪種瀝青再生
技術以及工藝,要結合路面破損情況而定。他將再生利用分為五種情況;
1、使用小型熱再生機進行坑洞的修補;
2、可使用就地熱再生,進行路面淺層的車轍、各種裂縫的修補,使路面表層功能得以恢
復。
3、可以用現(xiàn)場冷再生技術將瀝青層“覆拌”、“穩(wěn)定”后,用于該路基層的修補;
4、專項維修工程中的“銑刨—罩面”,將銑刨下來的舊料通過廠拌熱再生,可鋪筑到原
路或其他項目的中下面層;
5、廠拌冷再生用于底墓層或基層結合國內路面的實際情況,陳工認為若確保路面得到恢
復性的維修,而不是預防性的養(yǎng)護,工廠熱再生是國內保證質量的唯一可行的力、法。至于選
取哪種瀝青再生攪拌設備,陳工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目前再生攪拌設備分為三種:間歇式再
生設備、單滾筒式再生設備以及雙滾筒式再生設備。對于瀝青再生攪半設備,衡量其優(yōu)劣的最
重要標準,除了時骨料、礦粉和瀝青的計量嚴格要求以保證級配和油石比的準確性之外,還要
特別解決舊瀝青混合料預加熱重融方法以及舊瀝青混合料計量方法的問題?!?
他向記者分別詳細介紹了間歇式再生設備、單滾筒式再生設備以及雙滾筒再生設備的應用
流程,陳工認為三者之中,雙滾筒式再生攪拌設備使瀝青的再生最為充分,即使是國內很多專
家為之擔心的連續(xù)式攪拌設備缺乏“二次篩分”裝置,也在廣東省交通集團立項的瀝青路面廠
拌熱再生技術課題中得到圓滿的解決。記者迫問解決的辦法,陳啟宗答:“很簡單,連續(xù)式攪
拌設備上加上‘二次篩分’的裝置,采用這種‘冷骨料預篩分’技術,連續(xù)式瀝青攪拌設備對
成品料的級配的控制、對成品料的油石比的控制都達到了非常滿意的程度,這在廣佛高速公路
大修工程的成功實踐中得到了證實?!?
無限商機青睞有心人
在瀝青路面再生技術中所涉及的問題除了工藝,不外乎兩個方面機瀝青路面的主要原材料
是瀝青和石料。
瀝青路面的主要原料是瀝青和石料。我國原油大多為石蠟基原油,難以生產優(yōu)質道路瀝
青,致使我國高等級道路優(yōu)質瀝青供不應求,進口瀝青占瀝青使用比例已達到20%以上。而石
料的開采,嚴重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并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限制,導致近幾年鋪路所用石料
資源較為緊缺,價格大幅上升,瀝青路面材料已經(jīng)成為稀缺資源。因此,瀝青路面的再生技術
有著相當廣闊的應用空間。
陳工介紹說,目前國內一些研究機構,正在積極研制、開發(fā)新材料與新設備,如再生劑的
研制。
設備中,陳工特別提到在公路養(yǎng)護中最頻繁使用的修補坑洞的瀝青路面綜合養(yǎng)護車。我國
目前最常用的一種綜合養(yǎng)護車(可在現(xiàn)場加熱攪拌新、舊瀝青混合料),雖可處理舊瀝青混合
料,但配備得過分簡單。他認為開發(fā)的新型的綜合養(yǎng)護車,并不一定要給它增加多少新的功
能,而是要使它變成真正可以攪拌再生瀝青混合料的小型現(xiàn)場瀝青再生攪拌設備。其中至少應
含有:隔離式舊瀝青混合料加熱攪拌機,新骨料(有兩種級配以上)和新瀝青的計量裝置。如果
能合理的設計和精心制作,將是一種價格適中、小巧實用、質量優(yōu)良的現(xiàn)場小型瀝青路面再生
養(yǎng)護設備。
相信很多有心人已經(jīng)關注瀝青再生這支集社會效益與經(jīng)濟效益于一身的新興產業(yè),新產品
的開發(fā)正在悄悄進行,陳工向記者預言新材料及瀝青再生技術和設備的運用將大大降低道路養(yǎng)
護的成本,那些在瀝青材料研發(fā)、攤鋪等方面擁有豐富經(jīng)驗和品牌優(yōu)勢的企業(yè)必將脫穎而出,
我們期待著!